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黄一峰
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太空建站……中国逐梦蓝天的脚步从未停歇。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是中国一次次把身影留在浩渺征途。
【资料图】
延续千年的飞天梦,在浙江乡村得以展现——嘉兴平湖市独山港镇赵家桥村,有一处“天梦苑”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在这里,再现了中国从“两弹一星”到“天宫号”空间站的航天长征路,展出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一个个互动项目里,更有“身临其境”感悟航天奥妙的真实体验。
正如“天梦苑”所寓意,这处建在乡村的航天科普馆里,是中国人飞天梦想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足迹。
中国航天科普馆外景
仰望中国空间站模型,感受火箭发射场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平湖已与我国航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当地黄姑中学师生自发为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捐款,并发起“不追歌星追科星”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近年来,平湖陆续建成航天特色学校、航天科普工作室等航天特色教育平台,营造出浓厚的航天文化氛围。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与平湖市政府合作,在独山港镇赵家桥村打造了一座集爱国教育、航天科普教育、航天高科技农业旅行为一体,辐射杭嘉湖地区教育系统的航天科普研学中心——“天梦苑”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喻义着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腾飞启航。
2021年,作为“天梦苑”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的场馆之一,中国航天科普馆开馆,成为了全国首个建在乡村的航天科普馆,也是全国首个综合性航天科普类展馆。
中国航天科普馆总计面积2500平米,尝试把航天文化和数字技术深度结合。走进馆内,仿佛搭乘了一架通往航天科技和遨游太空的飞船。
场馆一楼,是我国“两弹一星”风云史话,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发,这里都有介绍;东风一号导弹、红旗-16舰空导弹、鹰击-12B岸舰导弹等各式各样的导弹,都有按比例呈现的模型;还有科学家使用过的手摇式计算机等,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蓬勃发展。
场馆二楼,是中国航天创建、发展与成就。抬头可以仰望中国空间站模型,感受长征系列火箭模拟发射场景;卫星、火星车……大大小小上百个不同的航天模型展示中,还包括了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的“神州5号”返回舱半剖面等“镇馆之宝”。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前沿科技和辉煌成果,都有相关的介绍和展示。
航天科普馆内部模型展示
自打开馆后,中国航天科普馆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据独山港镇赵家桥村党委书记马伟东介绍,去年国庆小长假期间,正值“神州四号”返回舱在此展览,短短5天时间就接纳了2.6万人参观。
青少年到航天科普馆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科学家捐献物品中,是航天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这座位于乡村的航天科普馆内,还珍藏着很多航天专家专门捐赠的重要文献资料和宝贵展品。
三楼的航天清风馆,馆名就是由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亲笔题写的。这里还收藏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防空导弹专家钟山院士笔记,以及集齐了65位院士的题词。
在这一楼的“两弹一星”精神展区,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在技术基础薄弱、工作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尖端技术,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艰辛历程。
“两弹一星”元勋塑像展区,23位“两弹一星”元勋塑像,或坐着交谈,或站着眺望,栩栩如生,背景则还原了罗布泊、金银滩、马兰基地,荒漠胡杨的氛围,行走其中,让人瞬间穿越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航天科普馆内“两弹一星”塑像
展柜里,还珍藏着航天科学家们捐赠的生活用品、书籍等。比如“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使用过的钥匙包、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院士打满补丁的毛衣、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满是破洞的内衣……一件件物品,是科学家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的真实写照。
而在“两弹一星”元勋清廉故事展区,循环播放着元勋们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姓钱不爱钱”;“中国核武器之父”王淦昌改名后在大漠隐姓埋名17载;“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制核弹、氢弹获得的奖金只有20元;“人造卫星之父”孙家栋院长将煤气灶分给别人,自己家里却每天捅蜂窝煤;航天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婉拒当“双院士”……从一个个鲜活的片段里,能感受到科学家们最真实的一面。
航天科普馆内“两弹一星”功勋及精神展区
互动体验项目里,沉浸式探索宇宙奥秘
要说中国航天科普馆内最受欢迎的区域,互动体验区一定榜上有名。
比如展示的一套套宇航服,点一点相应按钮,屏幕上就会显示文字介绍,还能语音播报,能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背景知识。
而在四楼“岂止宇宙沉浸式互动体验区”,跨过一道充满科幻感、布满电路花纹的金属大门,一个个互动体验游戏里,能够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探索宇宙奥秘。
1:1还原的睡眠舱里,沉浸式感受离开地球的太空生活;航天知识竞赛区,通过互动答题,可以了解更多航天科普知识;沉浸式影院,能够循环播放太空之旅,寻访八大行星的影片;“重力墙”项目,通过提拉一个5千克重量的物体,体验在不同星球上的重力感受;在星球大战游戏区,一次可容纳10人,通过激光枪等“武器”,可以玩上几款跟太空宇宙主题相关的电子游戏,享受电玩的趣味……
航天科普馆内中国航天创建、发展与成就展区
除了这处航天科普馆,“天梦苑”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还包括了一处航天科普育种基地。
2018年,被誉为“中国民间航天教育第一人”的黄姑中学退休教师姚爱英联系了中国航天育种中心,得到了一批太空种子。此后的每年,太空种子如约而至,赵家桥村尝试种植起了航天蔬菜。
航天蔬菜是将普通蔬菜的种子搭载于航天卫星,经过太空失重、缺氧等特殊环境变化,返回地面后,经农业专家培育而成。马伟东说,普通的西葫芦一个一两斤重,航天种子种植出来的能有六七斤重,看起来就像个小冬瓜。
“不仅个头比普通蔬菜大,微量元素也更丰富。”目前基地种有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甜椒、四季豆等多个品种,不仅可供游客采摘、制作,还开辟了游客认养种植区,能够让游客种植体验,“之后我们也将考虑个性化定制,比如将航天蔬菜制作成薯片、蔬菜汁等,让更多人能够品尝。”
“天梦苑”航天科普基地——
包括中国航天科普馆(丰碑馆)、航天科普育种基地等,其中中国航天科普馆是全国首个建在乡村的航天科普馆,全国首个综合性航天科普类展馆,被评为中国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首批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hen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