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金融赋能开启超速度。
(相关资料图)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功胜出席2023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会议时表示,今年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支持。调增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指导金融机构用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加强乡村振兴和农强国建设金融服务。
8月以来,工信部、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发布了多个与力促民营经济发展有关的新政。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上更是再次强调,要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
乡村振兴的多样化路径,离不开民营企业的支持,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方式都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关键。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统计,截至6月末,广东涉农贷款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21.6%,比年初增加3067亿元、同比多增1096亿元。供应链产业链融资角度来看,截至6月末,广东共有69条农业供应链加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涉及上下游企业、农业经营主体480户,累计促成融资1241笔、金额20.04亿元。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指导下,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湾财社启动“新乡村·大生意”广东金融赋能粤乡村高质量发展深调研。8月11日,调研案例征集即将收尾。案例背后,广东货币政策工具成效及融资创新性程度,将是本次调研关注焦点。
广东省21个地级市近日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从数据可见,如今在广东经济发展的大盘中,粤东粤西粤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点作用,在海洋经济、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新方面涌现动能十足。这意味着,乡村振兴效果决定粤东粤西粤北未来经济蝶变的关键。
根据过往官方调查结果,从信贷需求来看,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种植、养殖和生产资金周转。农村贷款主要用于日常农业生产经营,且主要是小额贷款,但由于部分农户不能提供抵押、担保等手续,给广东农村地区推行普惠金融建设带来了挑战,这也成为近年来,广东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突破口。
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了解,为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各类经营主体,缓解涉农经营主体资金压力和缺乏抵质押担保的难点痛点,为涉农经营主体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资金支持。2023年1-6月,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998.5亿元;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8.12亿元,撬动普惠小微贷款增加405.88亿元。
此外,创新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助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截至6月末,广东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放碳减排贷款499.66亿元,惠及企业124家。同时,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海上风电项目发放贷款277.9亿元,助力“海洋牧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信息渠道顺畅程度影响金融服务效果。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采访了解,搭建政银企对接活动,是金融及产业等领域比较典型的做法,但活动后如何保证效果持续有效是关键。此外,相比传统的农户个体融资服务需求,供应链产业链上的需求,如何及时得到金融回应更是一大挑战。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看来,从全国角度来看,金融更好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要强化金融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还要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主要的困境和挑战集中在五个方面,其中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和信用贷款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农户自身文化水平偏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相对较慢,加上各类数据分散,农户信用信息体系建立难度很大,由此对于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带来很大的挑战。
此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对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的信贷多为经营性信贷支持,缺乏中长期信贷,难以满足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资性资金需求。农村金融供给服务模式与农村产业特性存在不适应。由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未完全落实到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而农村金融服务大多仍然采取抵押担保模式,从而带来农村融资难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广东金融赋能路径上已摸索总结出一定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组织对辖内超350家银行近1300款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的信贷产品和申请方式进行梳理汇总,在政府部门、消保协会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发布,畅通涉农市场主体申请信贷产品和服务的渠道。
以海洋经济为例。当前,已建立现代化海洋牧场融资对接机制,依托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海洋牧场相关经营主体名单,通过“粤信融稳企业保就业”融资对接平台,组织督导金融机构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金融服务,设立快速审批及发放通道,加大中长期信贷投放。
此外,在全省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试点,采取“划片包干、一企两行”多渠道的模式,督导主办行综合运用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以及线下扫街入村等方式开展银农对接,强化银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打造专项对接机制、专项融资政策、专属融资服务、专业对接平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扩面增量”。
积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推动辖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养殖圈舍、生猪肉牛和狮头鹅活体等“五类抵押物”贷款实现全覆盖,缓解农业农村抵质押物不足难题。
积极拓展中国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在涉农领域应用,有效覆盖现代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服务、批发、运输、加工和农业技术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链金融产品体系,推广农业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截至6月末,广东共有69条农业供应链加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涉及上下游企业、农业经营主体480户,累计促成融资1241笔、金额20.04亿元。
张照新认为,未来,全国各地为更好发挥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推动金融组织创新、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加快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和信用体系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
活动海报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莹
统筹:任先博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hen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855973@qq.com